奔走相告(宏圓法師講《妙法蓮華經(jīng)》第59講)宏圓法師講《妙法蓮華經(jīng)》第1講,宏圓法師講《妙法蓮華經(jīng)?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3講,曹丕到底愛郭照還是甄宓,
目錄:
1.宏圓法師講妙法蓮華經(jīng)全集視頻40講
2.宏圓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第29講
3.宏圓法師講解妙法蓮華經(jīng)
4.圓宏講妙法蓮華經(jīng)23
5.宏圓法師講法華經(jīng)視頻全集視頻
6.宏圓法師講妙法蓮華經(jīng)全集視頻
7.宏圓法師講妙法蓮華經(jīng)第三集
8.宏圓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第39講
9.宏圓法師講妙法蓮華經(jīng)第六集
10.宏圓法師講妙法蓮華經(jīng)50講
1.宏圓法師講妙法蓮華經(jīng)全集視頻40講
宏圓法師講《妙法蓮華經(jīng)?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3講00:0043:51打開鳳凰新聞客戶端 提升3倍流暢度諸位法師 諸位居士大德阿彌陀佛今天我們繼續(xù)學(xué)習(xí)《妙法蓮華經(jīng)·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下面我們接著學(xué)習(xí)問答化行的第三段奉供。
2.宏圓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settima第29講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dāng)供養(yǎng)觀世音菩薩】這是白佛無盡意菩薩聽聞佛說觀世音菩薩成就的殊勝功德之后,覺得這樣的福田很難遇到,更何況世尊還勸導(dǎo)大眾應(yīng)當(dāng)一心供養(yǎng)觀世音菩薩,于是無盡意菩薩發(fā)心供養(yǎng)他對佛說:世尊,我現(xiàn)在應(yīng)當(dāng)供養(yǎng)觀世音菩薩。
3.宏圓法師講解妙法蓮華經(jīng)
【即解頸眾寶珠瓔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這是奉供無盡意菩薩說完之后,就從頸上解下眾寶珠瓔珞眾寶珠瓔珞是非常貴重的,價值百千兩金,無盡意菩薩把它獻(xiàn)給觀世音菩薩,對觀世音菩薩說:“仁者,請接受法施珍寶瓔珞。
4.圓宏講妙法蓮華經(jīng)23
”雖然眾寶珠瓔珞貴重,但是終究還是財物,應(yīng)該是財布施,為什么說受此法施呢?為什么這settima里是法布施呢?有兩個原因,第一、無盡意菩薩在供養(yǎng)眾寶珠瓔珞的時候,內(nèi)不見有能施之我,外不見有所施之物,更不見有受施的觀世音菩薩,三輪體空,雖然是財施也等于是法施。
5.宏圓法師講法華經(jīng)視頻全集視頻
第二、無盡意菩薩供養(yǎng)觀世音菩薩不是為自己求福,是代眾生祈福,也就是三回向中的回向眾生,所以財施就成了法施【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這是觀音不受觀世音菩薩不肯接受無盡意菩薩供養(yǎng)的寶珠瓔珞這是為什么呢?第一、此物雖貴,不應(yīng)貪著,所以不受。
6.宏圓法師講妙法蓮華經(jīng)全集視頻
第二、釋迦牟尼佛和多寶佛還都在這里,應(yīng)當(dāng)供養(yǎng)佛,所以不受第三、佛命無盡意菩薩供養(yǎng),但是還沒有命觀世音菩薩接受,所以不肯受之【無盡意復(fù)白觀世音菩settima薩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瓔珞】這是申白請受無盡意菩薩見觀世音菩薩不肯納受,就對觀世音菩薩重申請求。
7.宏圓法師講妙法蓮華經(jīng)第三集
“愍我等故”,這個“等”字推己及人,表示無盡意菩薩是為眾而施,希望觀世音菩薩能為眾而受【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dāng)愍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這是佛敕令受在觀世音不肯接受而無盡意菩薩再次請求接受的時候,佛對觀世音菩薩說:“你應(yīng)當(dāng)悲愍無盡意菩薩以及四眾弟子、天龍八部、人非人等受此法施瓔珞。
8.宏圓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第39講
”【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于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這是觀音受之觀世音菩薩悲憫四眾以及天龍八部、人非人等,接settima受了無盡意菩薩供養(yǎng)的寶珠瓔珞這里沒有說悲憫無盡意菩薩,是因為觀世音菩薩知道他是為眾而施【分作二分。
9.宏圓法師講妙法蓮華經(jīng)第六集
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這是轉(zhuǎn)施供養(yǎng)觀世音菩薩把瓔珞分作二份,一份供養(yǎng)釋迦牟尼佛,一份供養(yǎng)多寶佛塔觀世音菩薩既然為眾而受,也為眾而供,佛是無上福田,以此轉(zhuǎn)供功德回向一切眾生,令植佛因這是第三奉供,下面是第四結(jié)告。
10.宏圓法師講妙法蓮華經(jīng)50講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游于娑婆世界】“如是自在神力”指上面所說的觀世音菩薩現(xiàn)種種身說種種法,都是不假作意,任運(yùn)現(xiàn)前,神妙莫測在前文中,無盡意菩薩問“觀世音菩薩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settima”,這是應(yīng)前面所問,總結(jié)回答說觀世音菩薩就是這樣的自在神力游于娑婆世界。
第二大段問答化行就介紹完了,下面是重頌第一大段問答名因和第二大段問答化行在鳩摩羅什法師的譯本中是沒有偈頌部分的,后來隋朝的阇那多笈法師在第三次翻譯《法華經(jīng)》的時候才有的偈頌,后人就把偈頌移到羅什法師所譯的普門品中,以補(bǔ)不足。
偈頌分兩部分:第一偈是頌問,后面二十五偈是頌答好,我們看經(jīng)文【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問曰世尊妙相具我今重問彼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這是頌問,無盡意菩薩以偈來問佛“世尊妙相具”,這一句贊嘆佛相好具足,微妙難思。
“我今重問彼,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這三句是請問名因因為在前面長行中已經(jīng)問過一次了,這是重頌長行settima之文,所以說是重問這里“彼”和“佛子”都是指觀世音菩薩,意思是無盡意菩薩說“我現(xiàn)在又一次請問,這位觀世音菩薩以什么因緣名為觀世音呢?”雖然只是問的得名之因,但是在后面的偈頌中也兼答化行。
下面的二十五偈是頌答,分四段:第一是總標(biāo)許說,第二是正答名因,第三是答化行,第四是嘆德勸歸先看第一段說明許說【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汝聽觀音行善應(yīng)諸方所弘誓深如海歷劫不思議侍多千億佛發(fā)大清凈愿我為汝略說聞名及見身。
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這兩句是集結(jié)經(jīng)的人敘述的,具足妙相的世尊以偈來回答無盡意菩薩“汝聽觀音行,善應(yīng)諸方所”,諸方所是指十方世界,善應(yīng)就是聞稱即應(yīng),只要十方世界的眾生一心稱念settima觀世音菩薩名號,觀世音菩薩應(yīng)機(jī)赴感,尋聲救苦。
這是善應(yīng),說明其行之廣“弘誓深如海,歷劫不思議,侍多千億佛,發(fā)大清凈愿”,為什么觀世音菩薩能夠善應(yīng)諸方所呢?雖說是由于具足神通之力,也是由深大之愿所使然,這是談往昔因行《法華授手》中說這四句的順序應(yīng)該是這樣:發(fā)大清凈愿,弘誓深如海,侍多千億佛,歷劫不思議。
發(fā)大清凈愿,弘誓深如海,這兩句是說明的愿,由于愿大清凈,所以說深如海;侍多千億佛,歷劫不思議,這兩句是說明的行,因為觀世音菩薩發(fā)大誓愿,感得值遇多千億佛,長劫修行不思議行“我為汝略說,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這是許說名因和化行。
“我為汝略說”,略就是要而言之“聞名及見身”,如果眾生聽settima聞觀世音菩薩名號,能夠一心稱念,這是口業(yè)歸依如果眾生見到觀世音菩薩的應(yīng)身或者見到其圣像(觀世音菩薩像)能夠禮拜供養(yǎng),這是身業(yè)歸依“心念不空過”,心念就是在心里憶念觀世音菩薩,這是意業(yè)歸依。
不空過,就是不會白辛苦的意思,如果眾生能夠聞名必稱、見身必禮、心念必求,以身口意三業(yè)為能感之機(jī),菩薩有感必應(yīng),所以說不空過“能滅諸有苦”,諸有就是指的二十五有,也就是眾生因種種業(yè)而產(chǎn)生的二十五種生命形態(tài)的果報。
欲界是十四有:四惡趣、四大洲還有六欲天,這加上是十四有;色界有七有: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大梵天、凈空天、無想天;無色界有四有: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這總共是二十settima五有。
如果眾生能夠身口意三業(yè)歸依觀世音菩薩,就能滅除二十五有的苦因苦果,了脫生死下面是第二正答名因【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這是免火難,假使有人興起惡意想要害人,把人推到大火坑中,只要那個人能夠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就能仗菩薩威神之力,倏然之間(倏然就是快速、極快的速度),變火坑為蓮池。
1932年12月的時候,浙江寧波天童寺正在修復(fù)工作,有兩位油漆工住在天王殿東面的樓閣上一天中午十一點(diǎn)多,油漆工扔在棉被里的煙頭將棉被引燃,火勢洶洶,一下子迅速蔓延,正在午餐的全寺僧侶丟掉飯碗慌忙奔出去,圓瑛方丈和明旸法師也急忙往外奔。
只見烈焰騰空,火光飛濺,當(dāng)時冬天刮的是西北風(fēng),火借風(fēng)勢頓時settima燒毀了天王殿、鐘樓等五十多間房屋由于寺廟的屋宇都非常的高,高達(dá)十米多,僧侶們用水桶來澆水,根本澆不上去,如果火勢再蔓延,東面的殿堂和大雄寶殿就難保了,明旸法師和兩序大眾急得直哭。
圓瑛法師大聲說:“哭有何用!快跪下來,一心祈求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保存我們后面的祖師殿、新新堂還有大雄寶殿”一時間所有的僧眾都跪拜在石塊上,念觀世音菩薩的聲音猶如春雷滾動念著念著,說也奇怪,本來是西北風(fēng)就轉(zhuǎn)向東南風(fēng)了,從而真的保存了后面的這些殿宇。
這是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仗觀世音菩薩的威神之力,火坑變?yōu)樯彸亍净蚱骶藓}堲~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這是免水難我們知道水中有惡類眾生,比如毒龍、鯊魚以及惡鬼等,人墮水中就settima會葬身其腹在這個危險的時候,如果能夠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就不會被大海的波浪推沒,不會有水難,可以脫離此難。
【或在須彌峰為人所推墮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或被惡人逐墮落金剛山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這兩個偈子是免墮難須彌峰譯為妙高山,高八萬四千由旬,周圍有咸海環(huán)繞假使有人在須彌山頂被人推下,那肯定必死無疑,如果這個被推的人能在此生死關(guān)頭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就能仗菩薩威神之力懸在空中,不會墮下去,就像太陽懸在空中一樣。
金剛山又叫金剛圍山,就是圍繞三千大千世界的鐵圍山,此山是由鐵所成,就是石頭墮落此山都會碎成粉末,人若墮落自然是粉身碎骨假使有人被惡人追逐墮于金剛山時,他能念觀音圣號,那么仗菩薩威神settima之力救護(hù)不能損一毛【或值怨賊繞。
各執(zhí)刀加害念彼觀音力咸即起慈心】這是免怨賊難假使遇到惡賊圍繞持刀加害,無可躲避,在這個時候如果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就能感化怨賊,讓他們頓息惡念,生起慈心【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這是免刀杖難。
尋是隨即的意思或犯國法,或被冤枉,在即將問斬的時候,如果能持念圣號,那么仰仗圣力加被就能臨終不終北魏天平年間,定州募士孫敬德曾經(jīng)造了一座觀音像,每天他都恭敬禮拜后來他被劫賊誣陷為同伙,囚禁在京師監(jiān)獄,因為受刑不過,屈打成招,被判斬刑。
行刑的前晚,他淚如雨下,虔誠的懺悔說:“弟子今世被冤枉,應(yīng)該是前世冤枉過別人,甘心償債,發(fā)誓不再犯冤枉別人的過錯”睡著后settima他夢到一位僧人,告訴他誦觀世音經(jīng)一千遍,到行刑的時候他已經(jīng)念滿了一千遍,劊子手大刀落下,孫敬德沒有受任何的傷,大刀卻斷了三截,換了三次刀都是這樣。
監(jiān)斬官和在場的人都驚異萬分,逐級上報后,丞相高歡上奏朝廷,免去孫敬德死罪孫敬德回家后,看到觀音像的頸部有三道刀痕真的太不可思議了,菩薩的大慈大悲【或囚禁枷鎖手足被杻械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這是免枷鎖難假使有人被囚禁在牢獄,帶著手銬腳鐐不得自在,那么這個人如果念觀音菩薩名號,就解脫此難。
【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于本人】這是免咒詛毒藥難咒詛,就是念咒讓鬼神去害人毒藥能害人,惡咒也能害人,如果被害的人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就能得圣力救護(hù),而咒力和藥settima力皆失其效這里說“還著于本人”,意思是害人的人不但沒把別人害了,反而自害。
大家千萬不要認(rèn)為觀世音菩薩分別、不慈悲,其實菩薩這是慈威并濟(jì)還著于本人就是為了讓惡人明白因果,痛改前非,否則的話,只有慈愛而不折伏,有些人不容易改惡向善的觀世音菩薩這樣做不是害他,而是為了救他,讓他能夠知道痛改前非。
【或遇惡羅剎毒龍諸鬼等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這是免鬼難如果有人遇到惡羅剎、毒龍、諸鬼等鬼怪的事情,或持大悲咒或稱觀世音菩薩,仗大士神力就可以不被傷害【若惡獸圍繞利牙爪可怖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這是免獸難。
獸能傷人全仗爪牙鋒利,所以人見了惡獸非常害怕,如果遇到惡獸,一定要記得觀世音菩薩能救苦救難,趕快念觀音圣號settima,惡獸聽聞大士名心生恐怖,就會迅速離開現(xiàn)在養(yǎng)狗的特別多,一看到惡狗,大家都趕緊的念觀世音菩薩,一會兒這個惡狗就離開了,大家應(yīng)該都有這種體會。
南北朝時期,有一位法師名叫曇無竭,他是中國佛教史上最早西行求法的高僧之一曇無竭法師和徒弟在罽賓國請得《觀世音受記經(jīng)》后,又向中天竺走去,這一路上屢次經(jīng)過危急艱難,法師心中一直系念所請的觀世音經(jīng),一刻都未曾忘懷。
快到舍衛(wèi)國的時候遇到一群野象,曇無竭法師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立刻就有獅子從山林中出來,山象就逃跑了后來在渡恒河的時候又遇到一群野牛,鳴吼而來要加害于他,他又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忽然之間看見禿鷲飛來,一群野牛才驚慌散去,于是得以免脫危難。
這是念觀音菩薩settima免獸難【蚖蛇及蝮蝎氣毒煙火燃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去】這是免蛇蝎難蚖蛇和蝮蝎能以毒氣傷人,毒氣就像煙火,觸即被害人們在遇到它們的時候,如果能念觀世音菩薩名號,仗菩薩慈力,就能讓它們自然回避,免遭其難。
所以像我們在寺院里住,寺院多在人煙稀少的地方,所以這些有毒的眾生特別多,我們見到以后不要再結(jié)惡緣,也不要傷害它們,我們就念觀世音菩薩,這樣也給它阿賴耶種下大慈大悲的佛種,也算接引他們,這樣我們也能免蛇蝎難。
有的居士經(jīng)常用掃把把他們掃到簸箕里,其實這樣也容易傷害到它們,我們就一心念觀世音菩薩,求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以菩薩的威神力,它們也就遠(yuǎn)離,不會傷害我們了【云雷鼓掣電降雹澍大雨念彼觀音力應(yīng)時得消散】這settima是免雹難。
電閃雷鳴、冰雹若塊、大雨傾盆會損木傷人,如果能念觀世音菩薩名號,由圣力所感應(yīng)時消散以上是第二正答名因,下面是第三答化行【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這是總明除苦被,是受的意思,眾生或受窮困之境,或受危厄之病,有無量苦楚逼迫其身,觀世音菩薩以妙智神通之力,能令眾生解脫一切苦惱厄難。
【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xiàn)身】這是能現(xiàn)諸身觀世音菩薩的神通和智慧皆悉具足,所以能在十方國土隨機(jī)應(yīng)現(xiàn),無處不周【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這是別示除苦長行中,沒有說觀世音菩薩在三惡道示現(xiàn)說法,偈頌中加以補(bǔ)充。
三惡道的眾生業(yè)障深重,觀世音菩薩也為他們現(xiàn)身說法,縱然不能頓settima令消滅老病死苦,也可以讓他們逐漸地消除而得解脫下面是第四嘆德勸歸【真觀清凈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愿常瞻仰】觀世音菩薩為什么能滅眾生之苦呢?是由于菩薩起真觀照見眾生妄業(yè)本空,這是起真觀;起清凈觀照見眾生自性離染;起大智觀照破眾生無明癡暗;起大悲觀能拔眾生無量苦惱;起大慈觀能與眾生一切安樂。
真觀清凈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所以佛勸眾生應(yīng)當(dāng)“常愿得見菩薩,常時瞻仰菩薩”【無垢清凈光慧日破諸暗能伏災(zāi)風(fēng)火普明照世間】“無垢清凈光”,是指菩薩大智慧光明就像太陽能破黑暗一樣,菩薩大智慧光明能破除一切煩惱癡暗。
世間的風(fēng)災(zāi)火災(zāi)等各種災(zāi)難,都是由眾生內(nèi)在的煩惱所招感的,既然菩薩的智慧光能破眾生的煩惱,那么因settima亡果喪,一切災(zāi)難也就自然消滅了內(nèi)外障除,大千洞照,所以說“普明照世間”【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
】“悲體戒雷震”,悲體就是大悲身,如果要說法,則必現(xiàn)身,菩薩所現(xiàn)之身三聚無虧,戒雷震吼,足以驚醒迷惑的眾生“慈意妙大云”,慈意就是大慈心,菩薩能興無緣大慈,無物不覆,無機(jī)不被,就像大云能普覆一切“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澍甘,甘露是不死之神藥,比喻所說之法能令眾生克證無生。
云雷既興,法雨普注,菩薩能演說妙法普潤一切眾生,令滅除煩惱的火焰,得證不生不滅的清涼地【諍訟經(jīng)官處怖畏軍陣中念彼觀音力眾怨悉退散】諍訟對簿公堂,會擔(dān)心財產(chǎn)或者名聲受損,軍陣槍林彈雨,勝敗不能預(yù)知,這與官職、身命settima攸關(guān),這些都是令人恐怖之事。
如果能于此怖畏之中稱念圣號,仗慈力而消怨業(yè),就能免訟罷戰(zhàn),怨解而結(jié)釋【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妙音”是指觀世音菩薩演說妙法的聲音,妙音能與眾生樂;“觀世音”就是觀世間一切求救的音聲,觀音能拔眾生苦;“梵音”,菩薩說世出世間法清凈無染;“海潮音”,海潮是按時而至,是不會錯過時間的,這表示菩薩說法及時,不會錯過度化眾生的時間。
“勝彼世間音”,世間之音是由七情而發(fā),是不清凈的,觀世音菩薩說法上契佛理、下契機(jī)情,能令眾生悟心達(dá)性、離愛去欲,勝過世間凡俗的一切音聲“是故須常念”,所以我們應(yīng)當(dāng)常常念觀世音菩薩【念念勿生疑觀世音凈圣于苦惱死厄。
能為作依怙】“念settima念勿生疑”,上面說應(yīng)當(dāng)常念,這里囑咐在念念之中切勿生疑不要念觀世音菩薩的時候,心里還在想“真的能夠得到利益嗎”,不要有疑惑,一定要堅信,堅信了準(zhǔn)有大利益“觀世音凈圣”,觀世音菩薩是出世間圣人,已經(jīng)斷一切煩惱,他無所求于眾生,他普度眾生沒有任何的條件,完全是大慈大悲。
“于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觀世音菩薩視一切眾生如同自己的孩子,他常在苦惱死厄之中,像父母一樣為眾生做依怙【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是故應(yīng)頂禮】觀世音菩薩成就了一切無漏的功德,他以慈眼平等看待一切眾生,菩薩久修諸度,他積聚的福德就像大海一樣無邊無際,所以我們應(yīng)當(dāng)禮拜供養(yǎng)觀世音菩薩。
偈頌我們就介紹完了,下面是第三大段持地贊嘆【爾settima時持地菩薩即從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眾生聞是觀世音菩薩品自在之業(yè)普門示現(xiàn)神通力者當(dāng)知是人功德不少】持地菩薩是由于持平地之行,蒙平心之教而得名,在《楞嚴(yán)經(jīng)》中持地菩薩對佛說:“很久以前在普光如來住世的時候,我常在一切要路津口填平道路,如是勤苦,經(jīng)無量佛。
到毗舍浮佛時候,有一天國王設(shè)齋請佛,我又去填平道路讓佛經(jīng)過,毗舍浮佛對我說:‘當(dāng)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我即心開,由于是因平地而證圓通,所以名叫持地”這是叫持地的原因前面是無盡意菩薩為當(dāng)機(jī)請問,而在品末是持地菩薩贊嘆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殊勝功德,這是表明圓通無盡之意,不離一切眾生常住之心地。
持地菩薩從座而起,來到佛前對佛說:“世尊,如果有眾生聽聞觀settima世音菩薩品自在之業(yè),以及普門示現(xiàn)神通之力,那么他所得的功德一定很多”聽聞觀世音菩薩品自在之業(yè),指的是聽聞第一大段問答名因;聽聞普門示現(xiàn)神通之力,指的是聽聞第二大段問答化行。
“當(dāng)知功德不少”,意思是說聽聞《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所得的功德就已經(jīng)很多了,更何況能稱其名號,或者禮拜、供養(yǎng),或者讀誦、解說、書寫此普門品的人,所得的功德無量無邊,是不可思議的下面是第四結(jié)成時益【佛說是普門品時。
眾中八萬四千眾生皆發(fā)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在佛說普門品的時候,法會大眾中有八萬四千眾生,皆發(fā)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譯為無上正等正覺,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發(fā)無上正等正覺之心,也就是發(fā)settima圓成佛道之心。
“無等等”是什么意思呢?第一個“無等”是物無與等的意思,無上正等正覺是佛的境界,九法界眾生所不等及,所以說是無等;第二個“等”字是能與物等的意思,就是九法界眾生皆可成佛,所以說是等;物無與等,而又能與物等,這就是如來最上德。
觀世音菩薩能體悟這個道理而成普門行,隨類應(yīng)化,所以會中八萬四千眾生聽聞普門品,皆能發(fā)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到這里《觀音菩薩普門品》我們就介紹完了,謝謝大家。